当前位置:主页 > 消保案例 > |
来源:龙岩人保财险 时间:2013-05-14 14:39 作者:admin |
摘 要:福建龙岩市委市政府和人保财险龙岩市分公司坚持服务三农保障民生,联手打造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围绕农民生产、生活、人身等方面的风险管理需求,推出19项农民 “用得着、买得起”的三农综合保险项目,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服务,创造了政府得民心、群众获实惠、公司促发展的三赢局面。实践证明,三农综合保险对于改善保障闽西革命老区农村民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三农综合保险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已在人保财险全系统推广。
关键词:三农保险 “龙岩模式” 做法成效 探索启示
农业保险经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农业灾害的发生具有不规则性、突发性、损失巨大等特点,且农业保险经营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突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广、农民人口多、农业生产规模小而散、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特殊国情,决定了农业保险业务的复杂性、经营的高成本性,以及由于精细化管理要求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导致合规风险管控难度较大。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特别是对于地处山区的闽西革命老区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其难度更显突出。龙岩市位于福建西部,通称闽西,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所辖7个县(市、区)均为中央苏区县。闽西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龙岩也是一个因山水纵横而导致自然灾害多发的山区,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业抵御灾害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特大水灾的频繁发生,给农业、农村、农民造成巨大损失,而个体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农业生产、农民家庭财产和人身安全面临更大的风险,特别在当前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民还不太富裕、自我防范风险能力低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通过三农保险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建立一道全天候立体保障网。
基于以上市情,福建龙岩市委、市政府和人保财险龙岩市分公司(简称龙岩分公司)从闽西革命老区和龙岩地处山区的实际出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健全和完善老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党委和政府及人保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务必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据此,龙岩市委、市政府和龙岩分公司坚持服务三农保障民生,联手打造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围绕农民生产、生活、人身等方面的风险管理需求,推出19项农民 “用得着、买得起”的三农综合保险项目,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服务,创造了政府得民心、群众获实惠、公司促发展的三赢局面,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已在人保财险全国系统推广。
2012年11月2日至3日,人保财险总公司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三农综合保险经验推广暨农网建设工作总结会议”,学习推广龙岩市立足于服务改善农村民生,政企联手推动多形式、多险种的三农综合保险,全面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保险保障体系的经验和做法。人保财险总裁王银成高度评价“龙岩模式”的重要创新价值,认为“龙岩模式”在保险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府引导与商业运作互动合作推动三农保险发展和保险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效应构建面向农村全方位的保险服务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要求公司系统认真学习推广“龙岩模式”,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大局作为基本出发点,以主动对接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释放的风险保障需求作为切入点,把提升公司服务能力作为根本着力点,推动三农保险新实践,不断开创三农保险发展新局面,进一步提升服务民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一组副巡视员陈剑波,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董波也均对龙岩三农综合保险经验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做法通过发挥保险机制优势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的发展历程
龙岩市有较长的涉农保险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公司成立至“十五”期间的积极探索阶段。龙岩分公司秉承和发扬了“人民保险、造福人民”及革命老区“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优良传统,从五十年代起先后探索开办了耕牛保险、生猪“三包”(包防疫、包治疗、包赔偿)保险、农房保险、烤烟房火灾和大田种植保险、森林火灾保险、养鸡保险(主要承保养鸡场)、鲜果、蔬菜铁路运输特约保险、水稻制种和大田种植保险、鸭群保险等种养殖业涉农保险业务。
第二阶段为“十一五”期间的先试先行创新突破阶段。龙岩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保集团公司、人保财险总公司和福建省公司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保险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涉农保险开拓创新探索力度,认真落实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强与当地党政的合作联动,加速了政府推进政策性农村保险的进程。一是2006年3月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农房统保,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肯定,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政协办公厅《政协信息》中也作出批示,促进了全省农房的统保进程。二是2006年9月在全国率先推出农村人口自然灾害公众责任统保,荣获年度中国“最具市场影响力保险产品”和“最佳责任保险产品”两项称号。三是2007年6月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并于2009年实现全市覆盖,得到保监会充分肯定,派出调研组对龙岩市涉农保险进行调研和总结,并发文向全国保险行业推介。四是在先行探索的同时积极参与中央和省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不断扩大能繁母猪、水稻和森林保险承保覆盖面。五是根据集团公司吴焰总裁2008年10月到上杭古田调研涉农保险提出发展三农综合保险的指示要求,在福建省公司精心指导下,龙岩分公司与市、县、镇三级党委、政府联手于2009年5月在全国率先启动古田镇“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建设,探索开展集农民生产、生活和人身为一体的三农综合保险试点,打造全国首个“保险示范镇”。经过2年多的探索实践,实现了“险种、机制、体制、扶持、服务”五个创新突破,试点险种覆盖全镇21个村,群众参保率达到90%以上,人均保险保障超过20万元,初步搭建了较为完善的保险保障体系,为全市范围全面推进树立了样板积累了有益经验。
第三阶段为2011年起至2013年的整体推进全面发展阶段。在认真总结古田镇示范点经验的基础上,龙岩分公司与市农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研究制定了《龙岩市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方案》,进一步探索建立政策性支持、商业化补充相结合的农村保险新模式。龙岩市政府以龙政综〔2011〕34号文件对全市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做出全面部署,2011年在22个乡镇实施,2012年扩大到76个乡镇推进,2013年全市7个县(市、区)126个乡镇1791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推进项目除继续深化农房统保、农村人口自然灾害公众责任统保、水稻、能繁母猪、森林保险和在全市开展烟叶种植保险项目外,新增小额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计划生育手术安心保险,乡村干部责任保险,农民小额信贷保险,农业生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务工农民小额保险,露地蔬菜种植保险,日光温室大棚保险,茶叶、果树种植保险,鸡、鸭、兔养殖保险等11个险种。在2011年全市22个乡镇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完成预定目标的基础上,2012年全市76个乡镇实施推进,至2012年底,全市参保农户96.08万户次、农民284.08万人次,农业产业面积2268.65万亩;风险保障2172亿元;除中央、省、市财政补贴的5个险种巩固深化和烟叶种植保险全市覆盖外,市、县财政补贴的11项小额三农综合险种覆盖面由2011年22个乡镇扩大到2012年76个乡镇。上杭支公司办理了全市第一笔见义勇为救助责任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全县统保。至此,在龙岩市推行的19项财政补贴型涉农保险涵盖了农村社会民生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2013年将实现龙岩市全覆盖。
二、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的主要做法
龙岩分公司把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全覆盖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始终坚持“对外与对内”两手抓,对外——借助民生新政,依靠政府推动,依托政策扶持,构建工作网点,强化宣传造势,贴近群众需求,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内——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合规经营,坚持优质服务,快速准确理赔,促进协调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立足于服务改善农村民生,以做好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为切入点,融入大局主动作为,取得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大力推进多形式多险种的三农综合保险,积极参与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保险保障体系,协同市县两级政府为老区农民编织了一张全天候立体保障网,逐步形成政企联动、机构健全、保障全面、服务便捷、经营规范、成效突出的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
主要做法可归纳为“突出一条主线、创新二大机制、夯实三大基础、重抓四项服务、坚持五个到位”。
(一)突出一条主线——服务三农、保障民生。
龙岩分公司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扩大企业社会责任与地方政府行政职责的交集,以服务改善农村民生作为与政府互动合作的契合点,将大力发展多形式、多渠道涉农保险,逐步健全和完善全方位多领域的农村保障体系,作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服务三农保障民生的政治任务;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积极宣导当地政府将三农综合保险作为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龙岩市委市政府将发展三农综合保险作为民生新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和打造民生龙岩品牌的重要举措,列入市“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三农综合保险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并主持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如2011年5月、11月和2012年6月、10月,市政府四次专题召开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推进会,进行全面部署,及时总结经验、提出目标要求,确保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有序推进。
(二)创新二大机制——管理机制、工作机制。
一是在策划运作上,龙岩分公司把依靠政府推动作为着力点,主动站在政府角度,利用政府平台,积极做好宣导宣传、加快推进、延伸服务和完善管理等工作。龙岩市委市政府将推行三农综合保险与大力推进闽西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强农惠农保障政策有机结合,落实组织领导机构、政策扶持和奖惩措施,纳入政府运行体系,列入“五大战役”之民生工程战役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实行市对县、县对乡(镇)绩效管理考评,建立起以市级为指导、县主抓、乡镇为主体的责任机制。二是在具体做法上,通过“政府搭台、公司运作、政策引导、农民自愿”的模式,充分借助和依靠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和组织推动能力,同时发挥公司在保险产品开发、承保理赔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联手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保险覆盖面的快速扩大。三是在管理体制上,将乡村三农保险服务网点纳入政府管理体系,机构和人员行政上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业务操作则由人保财险公司负责指导和实施,实行三农保险驻村服务,延伸服务触角,实现人员进村、服务到户,对农村保险市场业务的拓展和快捷优质的保险理赔服务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和合作互动,形成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地方政府与保险公司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融洽关系,为全市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政策保证。
(三)夯实三大基础——机构、人员、制度。
三农综合保险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且大多数农民还不富裕,自我防范风险能力低及保险意识淡薄,仅靠保险公司单方面的宣传发动、拓展业务及在经营管理上都有相当的难度。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建立相关的工作机构、搭建服务网点、配备合适人员、健全各项制度,将服务触角延伸涉农一线,打牢发展三农综合保险的基础。一是建立了市县领导协调机构。龙岩市和各县(市、区)政府均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当地推进三农综合保险的规划、指导、检查、落实等工作。二是搭建了乡村保险服务网点。至2012年底,全市已有76个推进三农综合保险的乡镇设立了三农保险工作站,计228名工作人员(其中工作站站长由各乡镇分管领导兼任),1189个行政村设立了三农保险服务联系点,各联系点聘请一位政治觉悟高、热心公共事业、有一定活动能力的乡村能人作为协保员,具体负责承保、理赔、宣传、咨询等服务工作。三是健全完善了相应工作制度。龙岩分公司制定了《龙岩市三农综合保险业务操作暂行办法》、《农险大灾理赔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承保理赔服务制度,特别对出险报案、查勘定损、资料收集、案件理算、核赔、付款等环节均作出具体明确的时限规定和要求,并向社会公开限时理赔承诺。同时协助市政府制定出台《龙岩市三农综合保险考评方案》、《关于三农综合保险工作站规范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强三农保险工作站业务规范管理。
(四)重抓四项服务——宣传、承保、理赔、创新。
在开展宣传方面:一是大力营造环境。龙岩分公司印发了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政策宣传提纲和产品宣传手册,与市委宣传部合作在市内各主要媒体开辟三农综合保险宣传专栏,编发工作简报等,不断加大在党政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户之间的宣传力度。二是深入农村宣导。采取各种方式对广大农民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三农综合保险宣传工作,如在各村庄刷写墙体广告,张贴宣传材料,制作活页宣传图片、采取巡回宣讲方式、结合以往重大典型理赔案例进行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三农保险的认识和投保积极性。
在承保理赔方面:一是坚持优质服务。龙岩分公司把农险承保理赔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品牌工程来抓,按照“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做到投保程序简洁化、业务操作规范化、报险出险快捷化、赔付标准合理化,以快捷、周到、细致的承保理赔服务,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二是落实承保到户。坚持“四到户、两公开”服务规范,做到承保收费、凭证发放到户,公开承保信息,推动经营方式从“团险向个险”的转变。由协保员入户走访宣传政策,采集投保信息,制作分户/标的清单,农户签字确认并经公示无误后录单,实现承保到户。同时,发动各乡镇、村在推广三农综合保险工作中集思广益,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推广方式。如一些村财基础较为雄厚的村,通过村民决议,由村财统一垫付群众保险费;动员一些本村籍外出创业的企业家、乡贤以捐助的形式为村民办理小额人身险或小额家财险;没有村财和其他筹资渠道的,召开村两委及村民小组长会议,由干部、党员带头投保,村干部协助协保员到户收缴等等,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三是落实理赔到户。简明理赔手续,实行“一张纸”索赔单证及“限时理赔”公开承诺,通过损失确定到户、定损结果公示和赔款直接打卡支付到户等做法,杜绝了侵害农户利益的行为发生,确保农险理赔真实、高效、规范、准确,确保理赔资金安全、足额到户。如今年4月中旬龙岩市发生罕见的冰雹、强降雨灾害,全市6个种烟县(市)87个乡镇6888户烟农受灾,受损烤烟10.06万亩。龙岩分公司迅速开展查勘定损,及时支付理赔金2354万元,为政府分忧,替群众解难,受到广泛好评。
在开拓创新方面:一是险种创新上,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实际,开发推广了一批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农业保险产品,在原有涉农保险的基础上,立足于全方位综合性农村保险保障体系建设,根据闽西老区当地经济结构、特色经济、收入水平,不断研发具有保障适度、保费低廉、贴近需求、保单通俗、理赔便捷等特点,农民真正“用得着、买得起”的新型小额三农保险项目。涉农保险险种已发展至目前的17个险种。二是政策扶持上,对于11个新增推广险种由市、县两级财政按递减式给予保费补贴支持,第一年保费市、县两级财政补贴50%,农民自主承担50%;第二年递减到30%,农民自主承担70%;第三年及以后按15%补贴,农民自主承担85%。其中市、县两级财政补贴部分按3︰7比例承担。三年预算保费补贴为6221万元。此外,政府对三农保险工作站工作经费也给予支持。工作站办公场所由各乡镇政府免费提供,工作站人员工资、协保员津贴由政府和人保公司各负责50%。三是服务手段上,龙岩分公司坚持便民方针,贴近农村实际,不断探索承保理赔的新途径,如建立农户信息、了解群众需求,与农商行合作、探索代扣代缴新的承保方式;发挥网络、机构、人员优势,制定《三农综合保险工作站代理查勘定损实施办法》,在各县选择2-3个条件比较成熟的乡镇由工作站副站长及协保员就3000元以下的小额案件进行代理查勘、定损等,为广大群众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保险服务。
(五)坚持五个到位——思想认识、组织协调、人力投入、业务培训、舆论导向。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三农问题,事关国家大局。作为国有控股保险企业,服务服从于这一大局,不仅是政治责任,同时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保险机制的引进和运用,为党委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配置工具。各级政府在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中,深化了对农村保险功能作用的认识,自觉运用保险工具的意识不断增强,为全面推进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组织协调到位。龙岩分公司成立了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分片挂钩、基层公司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着力抓好三农综合保险和农网建设“一号工程”的发展,持续推进保险产品、服务和人员“三下乡”。三是人力投入到位。龙岩分公司及各县支公司均设立农业保险部/三农保险部,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涉农保险业务开展及协助配合各县(市、区)抓好各试点乡镇三农综合保险推广工作。为加强三农综合保险的组织协调和做好有关服务工作以及培养锻炼干部,2009年至2012年龙岩分公司先后派出12位业务骨干或后备干部到各试点乡镇党委政府挂职,加强了与当地党政部门的联系,促进了三农综合保险的开展。四是业务培训到位。龙岩分公司组织编写了《龙岩市三农综合保险培训教材》、《三农保险知识百问》、《农业保险基层服务工作指南》等教材和工作手册。去年和今年共举办了12 期培训班,各县(市、区)农办分管领导、各推广乡镇政府分管领导及工作站工作人员、各村协保员计1527人均参加了培训。各县、推广乡镇还多次召开协保员座谈会、乡镇干部大会,研究部署三农综合保险业务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五是舆论导向到位。三农综合保险是个新生事物,一开始思想认识并不统一。龙岩分公司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龙岩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开展三农综合保险的着力点,广泛地宣传宣导。一方面,积极对外宣传。加强了与中央及地方等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涉农保险专题报道和综合报道。《人民日报》刊登了《“17种武器”为农民护航》文章;其内参连续三期刊登了标题为《革命老区福建龙岩市“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工作调研》文章;央视新闻联播在“展望十二五”栏目中播出了龙岩市三农综合保险推广工作情况;新华社以《“三农”保险“四两拨千斤” 龙岩放大财政惠农效应》为题通稿进行报道;《农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中国青年报》、《金融时报》、《中国保险报》、《福建日报》、《闽西日报》和龙岩电视台等主流权威媒体多次对龙岩市三农综合保险的做法与成效进行综合报道,为提升民生龙岩品牌和涉农保险业务拓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多形式造舆论。龙岩分公司加强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市社科联、龙岩学院等理论学术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不定期开展三农综合保险的理论研究。福建省委办公厅《八闽快讯》先后以专报件(2098)、交流版(185)和增刊(574)刊登龙岩三农综合保险信息,报送省委省政府领导,省直各单位、各大学,各市、县(市、区)委。龙岩市政协将龙岩分公司总经理作为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建设农村保险保障体系的建议》提案列为市政协2012年度五大重点提案,并召集市有关部门专题研究限时落实提案建议。
三、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的主要成效
(一)涉农保险快速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双赢。据统计,2006年至2012年,龙岩分公司累计财政补贴型涉农保险保费收入3.43亿元,支付赔款2.03亿元;受益农户64101户,农民231322人。其中,2012年财政补贴型涉农保险保费收入10628万元,同比增长50.13%;支付赔款6056万元,比增297.11%;全市76个乡镇推进11项小额三农综合险种保费收入3242万元,赔款935万元;全市烟叶保险保费收入1181万元,赔付2354万元。三农综合保险的推进形成了政府满意、群众赞誉、公司发展的多赢局面。
(二)财政支农效应倍增,有效促进惠农保障“三个转变”。“十一五”期间,龙岩分公司涉农保险保费总收入中,各级财政保费补贴金额为14189万元,占总保费的84.19%,农民自缴保费2664万元,占总保费的15.81%,累计承担风险责任金额为6823亿元,农业保险财政投入与农业风险保障之比为1 :4809,平均每个龙岩农民每年获得超过20万元风险保障,这是其他任何农业财政投入效率和政府资源配置效率所不可比拟的。龙岩分公司发挥人保品牌优势,通过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发展三农综合保险,最大限度调动和提升广大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保险意识,激发了群众的参保欲望和缴费能力,增强了政府强农惠农资金投入范围和使用效果,更好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了政府惠农保障政策的“三个转变”,即由“事后救济”变为“事前投保”,由“财政民生”变为“社会民生”,由“政府主导”变为“政府引导”。
(三)拉动效应显著发挥,有力促进了公司整体业务发展。涉农保险业务已成为龙岩分公司业务发展最大的增长点和亮点。2010年涉农保险保费占总业务8.9%。2011年占12%,2012年达16%。三农综合保险既开拓了农村保险市场、提高农村保险覆盖面,也对龙岩分公司巩固传统业务、提高综合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22个乡镇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同时拉动商业险业务保费收入1400万元。2012年76个乡镇推进三农综合保险拉动农村车险保费收入3200万元、财产险保费65万元、责任险保费73万元、意外健康险保费662万元。从公司整体来看,通过积极发展三农综合保险,搭建了与各级党政、有关部门及广大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充分借力政府用看得见的手帮助公司介入以实现市场看不见的手调节下的收益,当地党政领导多次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支持人保财险各项工作。近年来龙岩市内的重点工程及单位业务90%以上都由龙岩分公司承办,有力推动了该公司加快发展。
(四)形成多方共赢局面,各级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龙岩三农综合保险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誉。据福建省委办公厅2011年3月25日《八闽快讯》交流版(185)报道,2011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当全国人大代表、时任龙岩市委书记张健汇报龙岩市农房统保曾得到总理肯定时,总理说“受灾验证了这个措施是正确的”;当听到龙岩市开展三农综合保险汇报时,总理指出“方才你提到的社保,我觉得非常重要,农村的社保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哪怕开始标准低一些,但它形成一个体系慢慢就可以发展起来,我觉得在中国是一项及其伟大的一项任务,也是推进城乡统筹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希望老区在农村社保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走在前头,特别是让那些健在的老红军和他们的家属,能够享受到农村的社保体系,使他们生活得更好”。
四、三农综合保险“龙岩模式”的有益启示
(一)三农综合保险,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抗灾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稳定。通过保险机制作用,开辟了一条稳定而重要的救灾资金筹集渠道,政府财政补贴实实在在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有效解决了灾后恢复生产、家园重建资金短缺和因灾返贫等问题,增强了农村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稳定。三农综合保险真正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二)三农综合保险,能够有效助推政府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一是树立政府形象惠农政策赢得民心。通过迅速理赔优质服务,及时为受灾农户提供经济补偿,树立了政府积极有效作为的形象,切实体现出政府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认可。许多灾民在灾后领到保险理赔金时都感激地连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人保公司!”二是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实施三农保险,通过公司化的运作形式,使农民形成了遭遇灾情第一时间找保险公司,而不是找政府的观念,为政府实施社会管理提供时间上的延缓,也为群众在利益诉求上找到依靠。三是探索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政府主动运用保险机制,这是对政府社会管理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使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更科学。三农保险把很多政府的工作,通过企业运作的模式,让企业参与社会管理,既减轻了政府的压力,也使企业增加了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四是提高农村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龙岩三农综合保险能够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较好融合了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作用,发挥了两种资源优势,双方理清了各自的职责和行为边界,建立了“政府搭台、公司运作”的联动合作机制,实现了行政系统、涉农系统与人保系统的有效对接,形成工作合力,大大提高了农村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三农综合保险,能够满足农村保险可持续经营要求。三农综合保险既可满足农民的综合保障需求和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也可实现经营风险在不同险种间进行分散,有利于经营结果的稳定性,较好解决经营单一涉农保险业务存在风险大、成本高、盈利难的经营压力。龙岩三农综合保险险种多、覆盖面广,各险种标的特性不一,风险异质,同一事件造成各险种同时损失的可能性较低,有利于各险种经营结果互补,实现总体收支平衡。
(四)三农综合保险,有效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发展三农综合保险,实现了公司商业运营与社会经济运行大局的有效融合,促进了人保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有效提升,有力推动了公司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龙岩分公司保费年均增长21.17%,至2011年底,保费达到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9%,实现利润总额4758万元,同比增长212.68%。2012年保费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12.62%,快于市场增速1.12个百分点;报表利润总额5299万元,同比增长11.35%;市场份额为52.21%,同比提升0.51个百分点,在龙岩非寿险市场持续保持主导地位。龙岩分公司被市委推荐为全市服务农村十大品牌企业之一,在全国率先开拓创新四项涉农保险服务被列为闽西建国60周年“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三十件大事之一,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声名鹊起。被中央金融工委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五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两届被授予省级文明行业先进;被中国人保集团授予农村保险“创新发展先进单位”。
五、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龙岩市在发挥保险职能、探索和健全三农保障机制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三农保险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它的职能作用还未被社会各界所充分认识和接受,龙岩市三农综合保险仍处于推广初期,所以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从外部看,社会各界认识尚不统一,农民自主投保的意识有待加强,在理论研究和政策保证上也不太完善,三农综合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制度、法律保障。在保费政府财政补贴方面,实行逐年递减下降幅度过大,对于目前农村绝大多数收入不高、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的老百姓能否在短期内改变和接受也是个考验。一些基层干部对推进工作被动应付,经济发展落后的乡镇畏难情绪更显突出。
(二)从内部看,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各推广乡镇保险站筹建费用、工作人员和村协保员的工资以及宣传费用、培训费用、推进费用、设备运转费用等,2012年龙岩分公司估算支出约1200万元,对公司的经营成本和经营管理造成巨大压力。目前推进的保险项目都是以“低保额、低费率、低保费、低赔付”四低的标准收取保费,工作成本非常大。三农保险存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经营特点,况且国家目前没有实施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全部风险由经营公司自己承担,大面积拓展三农保险业务,公司将承受巨大的风险管控和保障责任压力。
(三)从运作上看,三农综合保险是一项新兴的事业,通过“政府搭台,公司运作”的政企合作模式以及“政策引导,群众自愿”的新型保障模式,尚缺乏现成的经验,只能在探索中前行。在三农综合保险工作站的运行管理机制上,将会碰到许多管理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如工作站的机制管理问题,目前的定位是双重管理,即政府管机构和人员,公司管业务和服务,但政府的职能与公司的性质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机构管理、服务延伸、人员管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融合、互动和协调,同时也包括条款报批、业务流程、合规监管等问题,机制创新尚需完善。
六、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政策理论研究。从我国国情、福建省情、龙岩市情来看,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农村基础相对薄弱。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建立完善农村风险防范和风险保障体系对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保障机制的作用,可以大大提升农村和农民的防灾抗灾能力和保障水平,而三农综合保险的进一步探索实践亟需理论的指导,各级有关部门在理论研究和政策保证上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针对目前农村保险意识普遍还不高,三农综合保险又是一项新兴的工作,推广的难度和压力大的实际,要实现龙岩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需要市、县(市、区)、乡(镇)、村各级政府机构和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特别是党政宣传媒体机构应把宣传推广三农综合保险服务农村民生作为应尽的责任,进一步利用各种渠道如报刊、电视、广播、宣传栏将三农综合保险政策、规定普及到千家万户,加大对三农保险试点示范经验、理赔案例的宣传,引导农户逐步增强自主投保意识,促进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的农村保险保障体系建设。
(三)支持站点队伍建设。三农综合保险农村网点机构建设以及协保员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推进覆盖能否有效落实。乡镇保险工作站和各村联系点建设范围大、涉及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各站点协保员走村入户,深入宣传动员组织群众投保,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需要政府加大财政对三农综合保险各站点建设给予补贴的力度,对协保员养老保险等给予一定的补助,解决后顾之忧,激发为群众服务的热情。
(四)税收扶持应予倾斜。目前国家对政策性农村保险的税收还仍然是按商业保险的税率收取。人保公司经营农村保险,仅在种养殖业保险业务上给予免除5.6%营业税的政策优惠,其他税种如所得税还得和其他险种一样计征。而政策性农村保险是一项支农惠农保险,人保财险公司对农户都是以“四低”标准收取保费,高风险、高赔付、高成本的农村保险业务使保险公司农村保险基金无法积累,大灾之年难于应付,造成巨大压力。
(五)设立后备专项基金。农村保险不确定因素很多,利润薄、成本高、风险大,保险基金难以形成稳定积累,很多保险公司不愿意承办。从龙岩市多年实践情况综合看,目前只能保持收支基本持平,三农综合保险对公司来说,主要还是尽社会责任。建议政府在财政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后备专项基金,一旦出现巨灾或突发重大事故造成保险公司收支不平衡的情况,后备基金可以及时地提供资金保障,有利于三农综合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六)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龙岩的三农综合保险创新工作,对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安定群众生活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也对全国欠发达地区“服务三农,保障民生”提供了样本,建议将龙岩市列为全国或全省农村社会保障或三农综合保险的试点示范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总结提升,以便在全国或全省推开。
(龙岩分公司 沈摩东)